【前言】(03/19) 有鑒於許多朋友一直搞不定音效卡,或者是看著論壇中一堆教程仍舊搞不懂, 於是,想分享一些修改上的心得與詳細操作流程,幫助更多人使用蘋果, 高手們,就隨意看看,幫忙揪錯, 新手們,就趕緊弄懂吧! 修改 LegacyHDA.kext 分為三大部份:Config 修改、Layout 修改、PathMap 修改。 以下將以 GA-965P-DS4 ALC883 的音效卡作為操作範例。 有許多回覆希望紫米可以幫忙製作 LegacyHDA 的朋友, 感謝各位對於本帖的支持, 但紫米能力有限,就是多花了些時間測試, 若是使用 Intel 晶片組也許可以比較順利解決, 若是使用 AMD 晶片組,紫米就無能為力了, 所以,如果你的晶片組是 AMD 系統就別要求紫米幫你製作 LegacyHDA,好嗎? 不是不想幫,只是能力有限... (11/19) 因為多找到了一些資料所以特別更新一些項目, 尤其是要使用多聲道架構的朋友,你需要在對照一下設定項目, 有一些參數之前弄錯了,可能會讓你前後左右輸出位置不對, 而非多聲道使用者就不用太擔心。 (11/23) 因為近期有許多蠻特別的數據困擾許多朋友, 而我也無法肯定回答部份問題, 在網路收集到的一些 LegacyHDA 有些確實多了許多組數據, 我思考了一下他們如何得到這些數據, 也許可以藉著 Vista 或者 Win7 取得 Config, 也許能幫助一些朋友更方便得到完整的 Config。 (11/27) 原本建議將組成多聲道的 Line Out 改成 IntSpeaker,經過測試, 現在你可以不必修改裝置類型, 也就是你說可以使用 Line Out 群組做 5.1 CH, 當然,你必須將Layout 中的 IntSpeaker 下的 SignalProcessing 移到 Line Out 下, 這樣多聲道才能正常運作, 也就是只需要修改一下 Config 和 Layout 即可。 (12/16) 最近,再次拿弟弟的 Aspire One 來玩 Snow Leopard, 剛好發現了一些問題與事實。 AOA150 的 DSDT 跟蘋果內建非常接近, 本以為也許可以玩出個更為接近真蘋果的 MacBook One (總是天不從人願) 問題其實頗多的,多半是硬體限制, 如:ATOM CPU 儘管在 10.6.2 前都能使用, 但仍須透過 NullCPUPowerManagement.kext 幫助, 也就是 AppleIntelCPUPowerManagement 無法辨識 CPU, 如果不使用 NullCPUPowerManagement.kext 是無法進入系統, 至此,有關於原生 CPU 的功能幾乎都需要靠第三方驅動來幫忙 (殘念), 而後的顯示卡與音效卡...更令我一個頭兩個大... AOA150 的 GMA950 似乎無法透過修改裝置 ID 加載驅動。 而 ALC268 的音效卡在 PathMap 的設定似乎完全不適用文章裡介紹的原則, 所以,真的想玩蘋果的朋友, 尤其是想用筆記型電腦玩蘋果的朋友們...請三思而後行, 筆記本的音效卡設定確實沒有桌上機來的容易。 【Config 修改】 Config 是用四組 21471c40 21471d01 21471e10 21471f90 參數, 來陳述某個裝置的基本項目, 因此設定好的 Config 可以讓系統了解你的音效卡究竟有些什麼設備。 外接?內建?插孔的顏色?位置?等等 這個最主要的體現的位置,可以在 關於這台 Mac > 更多資訊...  Config 修改應該是這三大步驟中最難懂的, 很多制式操作大家可以當作是為了方便操作的規則, 先一步一步傻傻的跟著做完,慢慢你會發現一些規則。 等你有些了解,你就可以自行做接口的設定變更, 更方便你的使用,設定的好,甚至連警告跟錯誤的訊息都沒有。 『步驟一』取得 Codec 基本上,這個動作非常重要, 若能夠取得完整資料,可以幫助你更了解修改內容, <1> 下載 ubuntu 9.10,並燒錄成光碟。 32位元 http://ubuntu.srt.cn/ubuntu-rele ... 10-desktop-i386.iso 64位元 http://mirrors.sohu.com/ubuntu-r ... 0-desktop-amd64.iso <2> 選擇使用光碟開機,會進入光碟選單, 再來可以選擇你看得懂得語言,選擇第一個選項,即可不安裝進入系統。 <3> 使用 Terminal (終端機、終端),取得 Codec。 點選系統上方的 Applications (應用程式、應用程序) 選單, 選取 Accessories (附屬應用程式、附件)下的 Terminal (終端機、終端)。  輸入 cat /proc/asound/card0/codec#0 > ~/Desktop/Codec.txt, 或者 cat /proc/asound/card0/codec#1 > ~/Desktop/Codec.txt, 或者 cat /proc/asound/card0/codec#2 > ~/Desktop/Codec.txt, (取決於音效卡的 Address) 成功的話,在桌面就會有一個 Codec.txt (開啓看看,裡面應該有很多行資料), 把檔案存進隨身碟。 重新啓動,回到 Mac。 『步驟二』擷取 Address、Node、Pin Default 這三個數值。 <1>開啓 Codec.txt 檔案,請用搜尋找到以下各值並加以編排。 Address 與 Vendor ID 位於開頭位置:  使用搜尋 Pin Default 再將其他 Node、Color、VREF 等相關資料擷取下來:  一般來說應該會搜索到 12 組的 Pin Default (若沒有就別在意,請繼續以下動作), 並依下圖方式做個整理。  <2>轉換初步的結果,讓你更方便之後的修改。 請先做一下簡單的轉換動作:  順利完成轉換後變成以下結果。  『步驟三』修正 Pin Default 數值。 <1>參考範例,有沒有發現其實同一個裝置的參數都大同小異,甚至一樣。 這是蘋果裡的幾個機型的參考範例,要組建多聲道的朋友請多留心數據:  <2>針對每個參數逐一修正,變成蘋果接受數值。 請參照說明逐一修改數據:         以上你已經完成修改的動作,請多多檢查數據是否正確,以免以後出現問題。  『步驟四』轉換成最終的 Config 值,並貼入相應位置。 轉換動作請務必確實小心:  然後將上面的 config 製作成以下的樣子:  (11/23) ※如果你真的毫無把握,或是你是筆記型電腦使用者,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:   接著開啓附件附的 LegacyHDA.kext。 並按照說明貼入 Config 以及修改 CodecID、LayoutID。  (10/18) 以下附件分為 5.1 聲道的 LegacyHDA 模板 普通的 LegacyHDA 模板 以及更新的 Config 修改資料 最后修改:5年前 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